三分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师工作站雏凤清于老凤声,闽江后浪推 [复制链接]

1#

雏凤清于老凤声

闽江后浪推前浪

——许丽美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回顾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繁忙和有序中,

-学年悄然而过。

在鼓楼区教育局、鼓楼区教师进修校的关心和帮助下,鼓楼区名师工作站许丽美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年度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在这一年的活动中,工作室成员齐心协力,在“前浪们”的精心培养下,工作室成长了一批优秀的“后浪”,充分发挥了名师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课题研究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作用,促进了鼓楼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以及对外的影响力。

反思和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01

研训赛一体化,培养一批会打硬战能打胜战的队伍

1、教师技能大赛是福建省规格最高的官方赛事,每届技能赛的成绩体现的是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工作室早在建成之初就本着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大赛选手的初衷精心挑选核心成员,形成老中青梯队接力的格局,在这三年里,在衔接人许丽美的严格要求下,定期集训成为常态,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二名核心成员逐渐羽翼丰满。尤其是最后一个月每周三次的集训,让参赛选手完成质的蜕变,继上一届省技能大赛甘华星老师获奖之后,这届选送的三个选手再创新高,全部在市赛中首战告捷,区名师魏睿颖斩获唯一的特等奖,仅五年教龄的小将尹小娜荣获二等奖,陈秋玲荣获二等奖。在只有1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的有限名额配制下,我们团队共斩获前四名中的三名,形成了外有颜值内有实力,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硬核团队。2、作业设计比赛是促进教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赛事。在年福州市中小学作业设计评选活动中,工作室的两位成员分别获得市一等奖和二等奖,它们是尹小娜的《奇妙的绳结》和魏睿颖的《我也能发明》,一、二等奖的6个名额中我们团队就占了三分之一。在接到比赛通知后,他们就积极地向指导教师请教并初拟稿件,根据意见不断地修改,最终获此佳绩,不禁感叹成员的精干、团队的强大。02提升认知高度,部分优秀成员加入教育部领航工程要想工作室走得远,领衔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才能引领成员走得更远,年12月,许丽美被省教育厅聘为福建省首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专家,全省获此学科殊荣的小学教师仅5位。年11月许丽美和王静平成为教育部领航名师工程杨邦清名师工作室成员,全省所有中小学所有学科仅有4个这样的工作室。年11月工作室就依托领航工程参加了全国教育学会第二届年会,到清华附中学习外国专家给附中附小的学生上课,并参加了国内高端论坛,见识了当下最前沿的教育论道,同时也更坚定了工作室努力的方向。03加大研究深度,培养核心成员形成全流域思维什么是全流域思维?治理河道只治其中某一段是治标不治本的,教育也是如此,教育能否兴盛,成也教师败也教师,如何培养全流域思维型的教师,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了解教师的成长过程,二是知道学生的成长过程。所以在上学年,我们工作室做了两件事:1.参与职前和职后授课:只有把职前职后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室从19年开始,定期给福建师大教育专业本科生授课,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创造条件工作室成员给省教育学院举办的各级国培、省培班学员授课,去年一年,我们成员参与的这样的授课一共有8场,把职前职后进行无缝对接,这对工作室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加大研究深度,历练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2.联手小、中、高名师工作室:牵手福州一中的张群林省级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进行小学中学衔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首创综合实践动中小衔接的无缝对接。从课题研究,课堂实践以及创新点突破等多方面进行深度研讨。

这一年,我们抓好工作室的各项建设

1

抓好工作室团队建设

我们工作室由十二位核心成员组成的,这十二名老师都是各所学校的教学精英,他们师德高尚、乐于钻研、综合修养高。工作室成员要求严格、分工合理、定期培训。我们要求每个成员在工作中严于律已,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影响周边的教师,以敬业精神树师表形象,我们要求每一个工作室成员每期读一本专业书籍、上一节公开课、撰写一篇优质的教学论文、至少培养一个综合实践教师。一年来,我们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真正形成了有研究力、有指导力的团队,形成了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工作团体。

2

抓好工作室制度建设

为确保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扎实而又创新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作室的作用,制定了本工作室的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系列制度,如会议制度、考核制度、档案制度等。这些制度,让我们的工作开展做到了有章可循,使我们的管理实现了规范化。

3

抓好工作室网络平台建设

网络平台是工作开始的延续,每次开展教研活动,都及时推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