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生立场评估先行以八下演讲单元为例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http://www.zggylt.com/

学生立场评估先行

——以八下演讲单元为例谈活动探究单元的创新设计

文/林俊华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四个单元是以活动·探究单元的形式设计的,分别是八年级上册新闻采访与写作单元,八年级下册演讲稿撰写与举行演讲比赛单元,九年级上册朗诵与诗歌创作单元,九年级下册准备戏剧演出与排练戏剧单元。由此可见,活动·探究单元从八年级开始每个学期都有,设计的形式几乎都是先学习,再探究,最后实践,这里的主体都是学生。按照这个思路,我设计了“学生立场,评估先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教学。

一、学生立场的教学设计

活动探究单元中,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探究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所以活动探究单元的设计也应该是基于学生立场而展开的。所以在设计教学之前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我要参加演讲比赛,想取得好成绩,我该怎么做?从这个立场往下推演,自然会遇到三个问题:

1.写什么?2.怎么写?3.讲什么?

关于写什么,学生会遇到的问题可能有:1.题目是什么?主旨怎么确定?材料怎么选择?等等。

关于怎么写,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怎么写出真实感?怎么写出好的行为节奏?演讲稿的结构怎么写才更合理?怎样的文字才能打动听众?等等。

关于怎么讲,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怎样克服紧张?如何把握节奏?语气怎样?肢体语言怎么设计?怎样与听众互动?等等。

整理好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后,再与学生交流,尽可能发现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问题与困惑,这样我们在教学设计中才能更有的放矢,直击学生的痛点。

二、妙趣横生的活动设计

活动·探究单元中活动的设计非常重要,于教师而言,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落实单元教学目标,还要打通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于学生而言,既要有新鲜感吸引力,难度又不能太大,还要有所习得。所以我创设了“超级演说家演讲大赛”的大情境,为了充分与教材相结合,把课文里演讲单元的四位作者设计为演讲大赛的“导师”。

既然是活动,启动前的宣传非常重要制作宣传海报,与学生一起设计海报。这里的文案设计很关键,因为演讲活动需要全员参与,而不只是有兴趣有能力的同学,所以宣传语要尽量考虑到全体同学。

确定了活动主题,就要设计具体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困惑的具体活动方案,解决学生“写什么”“怎么写”“怎么讲”三大问题。我设计以下五个活动来落实,变成“赛制安排”:

(一)活动一:我写我秀

字原创演讲稿+3分钟演讲视频,目的是让学生在初步感知自己撰写演讲稿的水平,了解自己做演讲的能力如何,同时也让老师更清楚的了解班级的总体学情与个体学情。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撰写演讲稿和录演讲视频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自学资源,我给学生提供的资源有:

(1)乔布斯《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演讲》讲稿+视频

(2)柴静《认识的人,了解的事》讲稿

(3)林清玄《人生不怕转弯》视频

这里提供的资源最好的趣味性强,示范性好,有一定代表性的视频和文稿,这样学习读起来看起来才有兴趣。自学参考观摩内容及评估量表后,写字左右《翠中好故事》演讲稿。参考观摩内容及评估量表,录制3分钟的演讲视频,模拟在全校师生前演讲。最后是参考自评量表,给自己评分。

经过自学学习资源,撰写演讲稿和录制演讲稿视频,学生对演讲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且通过评估量表的自我评分,学生知道“我在哪里”,也明确了“我要到哪里去”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教师拿到学生“鲜榨”的演讲稿和演讲视频,就可以分析学情,设计第二环节的教学活动了。

经过对学生撰写的演讲稿与录制的演讲视频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主要问题有:内容与中心有脱离,结构不合理,材料对演讲帮助不大,文字枯燥单调;声音太轻或语速太快,观点模棱两可,表达断续,和听众几乎没有眼神交流,无肢体语言,非常拘束紧绷等。参考评价量规,可以发现基本上学生的水平等级集中在第1级和第2级。

基于这样的学情,明确了“我在哪里”和“我要到哪里去”,教师开始进行教学设计。这个环节创设的情境是“演讲创造营”的开营,招收学员。创造营的导师分别是:闻一多、丁肇中、王选、顾拜旦四位名家。首先让学生初步了解四位名家的国籍、职业、代表作以及演讲特点,尤其是演讲特点,因为每个人的演讲风格特点各异,只有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特点,才能更深入的学习,形成属于自己的代表作。

(鉴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