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雪如何改变南京 [复制链接]

1#

一场雪,全城狂欢。

从昨天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南京人的朋友圈都是白茫茫一片。

这场雪和年的初雪发生在同一天,虽然短暂却下得格外讲究。

等北京下过了,南京再下,这叫识大体;

在空中是雪花,落地是雨,这叫接地气;

雪势既不扎眼,雪量也不出头,这叫懂规矩。

南京年的这场初雪,不仅满足了大家对于冬天的向往,还没有给百姓的生活造成困扰,可谓是一场好雪。

一场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goodsnow。

常言道,一下雪南京就成了金陵。

确实,于这座六朝古都而言,好像还真没有什么能比一场雪更完美的了。

那么,雪到底是如何改变南京的呢?

第一步,调动情绪。

一般来讲,南京的冬雪都会先试探性地来一下。

就像前段时间紫金山顶下雪那次,别的地方连个雪花都没飘,头陀岭上竟然被盖了厚厚一层棉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场景,被极少数早起登山的人拍了下来,朋友圈一发瞬间就吊起了全城人想看雪的胃口。

第二步,覆雪金陵。

大雪也许会迟到,但基本没怎么缺席过。

当它以紫金山为中心,发动雪花逐渐向全城蔓延的时候,早已做好准备的人们意识到,一场覆雪金陵的视觉盛宴正式开幕了。

当它降落在秦淮河,便有了“金陵逢晓雪,撩乱逗云来。已失乌衣巷,还成白玉台”

当它降落在长江边,便有了“江城春色晓逾新,皛皛寒光入望匀。二水波平洲尽鹭,六朝松老玉为鳞”

当它降落在鼓楼,便有了“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雪也改变了,梅花山。

改变了,明孝陵。

改变了,石象路。

改变了,美龄宫。

改变了,音乐台。

改变了,老门东。

改变了,甘熙故居。

改变了,牛首山。

改变了,网红一棵树。

改变了,朝天宫。

它还改变了,我们的文化。

南京的雪落在不同的地方,就可以衍生出千百种不同的解读。

它是苦寒,“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栖霞山

是豪情,“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南京长江三桥

是友情,“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紫金山

是气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明孝陵

这就是南京的雪,它从西北而来,从高空飘落,让整座城市换上冬装。

古典与现代在雪后得到了完美融合,六朝遗韵历久弥新。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想来南京看雪的原因,不仅仅是看风景,还是看故事、看历史。

与此同时,真的很庆幸。

南京有一大批不惧风雪、不畏严寒的摄影爱好者,他们可以天不亮就起床奔赴紫金山,也可以徒步数万步打卡全城地标。

虽然累,但内心却无比充实。

就像本文的摄影作者熊伟一样,因为热爱这座城市,想要记录下它最美好的瞬间,就自学摄影。

6年来,他从小白到大师,无数次用动辄三四万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