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斯人已经离去,可是她所饰演的林黛玉仍然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年,陈晓旭在北京大学发表了一次演讲,透露了当年被王扶林导演选中的经过,并对自己对林黛玉及其结局的看法进行了阐述。她的观点很新颖,很专业;她在演艺和商业上的成功也很励志;她对艺术、事业、人生的看法也很独特,体现了她的远见卓识;了解陈晓旭的内心世界也对我们很有启发。
01
王扶林:你知道为什么我在一万多封来信中单独给你回信吗?
年,《红楼梦》剧组公开招聘演员。陈晓旭当时对此并不在意,直到她的男朋友毕彦君听到消息后极力推荐她去应聘林黛玉的角色。于是,陈晓旭给导演王扶林写了一封信。多年后,陈晓旭在回忆起这件事时仍然非常感谢毕彦君,因为如果没有他的鼓励,陈晓旭也许就没有得到这个机会。
陈晓旭的信写得非常独特。她不仅附上了自己的照片,还写了自己对《红楼梦》以及林黛玉的理解,写了好几页纸。另外还附上了自己写的几首小诗。信寄出去后,陈晓旭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她原以为不会有什么希望,但谁知道仅仅过了一星期,她就收到了导演王扶林的回信,要她亲自到北京去面试。
对于陈晓旭来说,接到这个消息时她非常高兴。但面试并不容易。陈晓旭在年的演讲中透露了一件事情,就是面试时剧组给她提了很多关于《红楼梦》的问题。虽然当时很多人对《红楼梦》并不了解,陈晓旭作为一个阅读过原著多次的人,对这些问题都能应对自如。
但剧组还是给她出了个“刁钻”的问题:妙玉的判词是怎么写的?说实话,在80年代,读过《红楼梦》原著的普通读者并不多,就算读过也未必对“红楼”人物的判词了解。很多人可能连什么是“判词”都不明白。但是陈晓旭凭借着很好的记忆力背出了妙玉的判词: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可以想象,陈晓旭连妙玉的判词都知道,可见她对《红楼梦》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在文化修养方面她是达到了标准的。当时王扶林告诉陈晓旭她来得太早了,但陈晓旭又不能多待在北京,于是她回到了鞍山。王扶林告诉她要保留好火车票,下次再来可以报销。这样,陈晓旭成功地进入了《红楼梦》剧组。
87年,《红楼梦》剧组在火车站迎接演员,左二是袁枚,左四是陈晓旭。
后来王扶林对陈晓旭说:“我们在上万封来信中发现了你,而且能够由我亲自给你回信,你知道为什么吗?”
陈晓旭问:“为什么?”
王扶林答:“在我们所接触的年轻演员中,没有人像你一样,对《红楼梦》这本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林黛玉这个人物也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觉得你非常特别……”
那时候,给剧组写自荐信的人有几万人。很多人对《红楼梦》的了解主要是从越剧和连环画中得到的。陈晓旭由于读了原著并对《红楼梦》有深入的理解,因此能够从几万人中脱颖而出。
后来王扶林导演说:陈晓旭能够演绎林黛玉是因为她具备了“综合气质”,在竞争林黛玉的演员中,她非常像林黛玉。
从陈晓旭毛遂自荐,最终成为林黛玉的扮演者这个事实上,我们可以得出陈晓旭的三个优点:
第一,善于发现机会
机会是偶然遇到的,如果想要得到机会,就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机会的眼睛。机会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机会来了,你没有发现它,那它对你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机会来了,你发现了它,但你没有采取行动,那么机会也会从你身边溜走。只有发现机会并主动行动,才有可能获得机会。
第二,善于把握机会
当时给《红楼梦》剧组写自荐信的人多达几万人,可想而知要从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有多么困难。陈晓旭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导演王扶林的回信,正是因为她善于把握机会:她写的自荐信独具一格,有对《红楼梦》的分析,有对林黛玉的感受,还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
在北大演讲中,陈晓旭透露,她小时候不喜欢数学课,考试时总是感到头疼。但她对语文课非常感兴趣,尤其擅长写作文。那时候,有些同学不喜欢写作文,经常模仿她的作文来做。对文学的热爱让她对《红楼梦》的理解超越同龄人,这对她成功抓住饰演林黛玉的机会至关重要。
第三,得到机会后不断提升自己
87年,《红楼梦》剧组对演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当时从各地来的演员都非常有才华,有些是来自专业剧团的,有些是唱越剧或黄梅戏的,还有一些人在电影和电视剧中有过演出。因此,演员们除了自身条件要符合原著描述外,还需通过饰演小品来竞争。
对于陈晓旭来说,与其他有才华的人相比,她的演技并不是最好的。比如与她一起竞争林黛玉角色的张静林演技更好。在鞍山话剧团时,陈晓旭曾出演电视剧《家风》中的刘大妹一角,还参演过话剧《聂小倩》,在没有演出任务时还做过报幕员。因此,陈晓旭在演艺经验方面并不丰富。
当时,陈晓旭常与东方闻樱扮演小品,因为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还没有进入剧组。东方闻樱很快进入了角色,而陈晓旭却经常无法进入状态。直到王扶林告诉她这是她最后的机会,陈晓旭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刻苦地揣摩角色,最终成功进入角色。
剧中林黛玉有弹琴的戏份,而陈晓旭不会弹琴。她临时找了一位老师,现学现卖,并顺利完成了这个场景。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成功塑造角色。
02
陈晓旭对《红楼梦》的看法:主题包含在《好了歌》中
在陈晓旭看来,《红楼梦》整体上描写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和“无常”,即人对于自己命运无法掌控的一面。
关于对《红楼梦》的理解,陈晓旭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小时候她只是把故事看作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