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泰顺银矿税额曾经占全省三分之一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出诊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05703.html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你知道吗?泰顺、平阳、永嘉、乐清、瑞安等地,都有地方叫做“银坑”,泰顺龟湖还有个白银村。

为什么温州各地有这么多带“银”的地名?

温州的非金属矿,特别是明矾石、叶蜡石、花岗石、高岭土等久负盛名。其实在古代,温州的金属矿也曾名闻全国。

明代,温州曾是重要银矿产区,温州岁课一度占整个浙江银课半数以上,是浙江最重要的银课大户。据记载,明成化五年,浙江银矿税额余两,仅温州泰顺一县的银矿税额就达两,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强。

甚至泰顺县的建立,也与银矿有关!

明代浙江银矿主产区

宋代,温州就有开采银矿的记录,不过并不是主要矿产区。

▲银洞石壁上闪现的银色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广发大明宝钞,下令禁用金银,后来因滥发而造成通货膨胀,纸钞作废,民间几乎全用碎银交易。至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改粮食贡赋纳为白银上缴,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万历年间,张居正行“一条鞭法”,更加彻底将田赋、徭役均改为白银上缴。

随着对白银需求的增加,银矿开采量大增。《明史》记载:“温、处有银场,洪武间课仅二千八百余两,永乐时增至八万二千两。”明代浙江主要白银生产地在温州、丽水(处州)。

洪武二十一年(),朝廷在温州设平阳银坑局,是官办生产、管理银坑冶的机构。洪武年间,温州银矿的开采规模还很小,但到永乐时岁课急剧增加,使开采的范围迅速扩大。只要有银矿床,不论贫矿还是富矿均一律开采。

明侯一元撰《隆庆平阳县志》记载:“邑有银矿三:一焦溪山(今泰顺三魁刘宅村),一天井洋(今苍南莒溪天井村),一赤岩山(今平阳腾蛟银坑村)。永乐中采,今皆封禁。” 

除了大规模的银场外,朝廷又先后在牙阳(今泰顺雅阳)水口火热溪旁、包垟(今泰顺)金山下、龙垟(今泰顺龟湖)石闩下等地进行开采。万历《温州府志》记载明弘治年间,泰顺有长尾坑、石门下坑、银场坑、洋望炉、茅坑炉等产银矿场。

▲印有“泰顺”字样的银锭

平阳银矿开开停停前后约百年时间,景泰年间泰顺建县后,泰顺银矿很快出名。据史料记载,泰顺银坑发于成化五年,朝廷派大臣督办,岁课白银两。

在明代,温州岁课占整个浙江银课半数以上,是浙江最重要的银课大户,而温州的银矿几乎都是薄矿,开采几年乃至数十年即废。

矿脉衰竭,银课不减,在明代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所以明代温州的农民常常既要交矿税又要交田赋。难怪《明史》中称:“温州……岁课民不堪命”。到了明正统(—)年间,浙江温处两地还要“岁进银二万两”。直到大太监刘瑾被杀后,温州的银课才算终止。

▲收藏于泰顺博物馆的银磨

至今,温州各地仍存有多处明代银矿遗址,如泰顺县月湖乡银洞村矿洞遗址、苍南县莒溪镇天井山龙船坞银矿矿洞遗址等。

“三千打银工、四千来往客”

银场的兴盛,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泰顺龟湖的兴衰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龟湖镇是泰顺县最南部的镇,与福建的福安市、柘荣县交界。龟湖的叶腊石蕴藏量占世界第二,有“世界腊石之都”美誉,但在明代,这里却是以出产白银而闻名。

▲龟湖银矿遗址。翁卿仑摄

龟湖银矿遗址坐落在龟湖镇白银村一处叫“五桐洋”的山场,始采于明朝初年(约年),鼎盛于明景泰至成化年间(-年),是当时浙闽境内的大银矿。因此,朝廷在当地设立“太监府”用以监督和管理白银开采。明代在龟湖村南面的山顶还建有烽火台,在靠近龟湖村的福建小垟仔山驻过*队,用来保卫官办矿山、监督矿工。在龟湖村一处崖壁上,至今仍留存开采银矿留下的矿洞——“七门银洞”。

当地民间流传“三千打银工、四千来往客”的谚语,形象描述了当年采银业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

如今龟湖的族姓中,很大一部分是当时采银矿工的后人。当时这里的采银人基本来自毗邻的省内和福建、江西等地。龟湖老街原有一地名叫“江西店”,据称是最早来龟湖的江西矿工开的;又如人数很少的“封”姓,也是明正统年间来自江西。清朝林鹗《分疆录·方言》载:“附郭设县时,安插括人最多。至今言语犹近丽水、松(阳)遂(昌)之音。”从丽水云和迁徙龟湖的王氏家族,至清代时人口繁衍迅速,已成当地第一大族。

“采宝三郎”与“铸宝官”

除了经济兴衰外,温州民间也流传不少与银矿相关的传说。

在平阳腾蛟赤岩山,流传有“采宝三郎”的故事。

据说在明朝永乐年间,由于银坑山上长出了一根大银笋,官府派人勘探发现,在银笋下面是蔓延很长的银笋鞭矿脉。得知这个情况后,朝廷就派了一个年轻的太监前来负责采银,人称“三郎”。

▲传说中银笋被采走后留下的痕迹

三郎来到银坑后,恪守职责、体恤民情,但因山体都是坚硬的石头,银矿挖掘进展缓慢。数月过去,没有出产多少白银。地方官觉得交不了差,就上奏诬陷是三郎私自侵吞了白银。皇帝见报大怒,下令将三郎太监斩首斩脚,尸身抛之荒野。

三郎死后,新上任的监工了解到真实情况,向朝廷奏明真相。皇帝下令厚葬三郎,赐其“金头银脚”,并敕封他为“采宝三郎”,以作为采矿业的财神和保护神。

在泰顺著名的焦溪山银矿,曾出了位名叫张元的“铸宝官”。据《张氏宗谱》记载:“成化间焦溪银坑开时,公(张元)往观之,宝色顿异,且多益善。当事任用,以致巨富。”民间传说,张元每次到刘宅焦溪银坑,矿石宝色顿时闪现,工人在此指引下,一天可以多开采出平时七天的银矿量,而且铸成的银子品色较佳。即使张元没有亲临,把他的衣服挂在银洞边,也能多开采出三天的银矿量。

有关于张元的奇事越传越神。主管官员见张元在矿工中威望这么好,便任用他管理一些采银炼银的事务,朝廷后来还将他封为七品散官。百姓都习惯称呼张元为“铸宝官”,从字面来看有铸造银元宝之意。据传,明代泰顺南院毛垟村也出了一个“计宝官”(一说珠宝官),名叫毛进才,曾参与协理龟湖银场事务。两个“宝官”在刘宅、龟湖这两大产银区,各自留下了采银时代的影痕。

泰顺当地还有神秘藏宝图的传说,当地牛头岭一处岩壁上有天书碑,字迹模糊,相传其实这是一张藏宝图,能读懂的人就能找到当年太监留下的宝藏。民间流传有“牛头岭两边溪,金银财宝两边排,谁能念得下,买田买地到江西”的谚语。

泰顺建县

事实上,在封建社会里,矿产的开采往往未能造福于温州人民,相反还带来灾难。《明史·食货志》承认:“坑冶之课:金、铜、铁、铅、汞、朱砂、青绿,而金银矿最为民害。”

温州各地多是薄银矿,开采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矿产的开采、冶炼十分艰苦。而且朝廷官员又层层盘剥,官府不问实际情况,强制指派矿课定额,使矿课急剧增加。据《民国平阳县志》,明洪武间浙江平阳、丽水等七县银课岁办余两,永乐间增至余两,宣德间又增至余两,前后不足30年,岁课剧增32倍。甚至到后来银坑是封了,但闸办、岁课并没有减少。为了补足所缺的银课,地方官员只得变相摊派到农民的头上,还禁止农民私采银矿,致使大批农民破产。

这也最终导致了明中叶影响深远的浙南矿工起义。明朝正统年间,浙江、福建两地分别发生了叶宗留领导的矿工暴动和邓茂七领导的农民起义。

起义被镇压后,明兵部左侍郎、浙江布*使孙原贞奏请朝廷分疆立县。景泰三年(),景泰皇帝下诏同意设县,赐县名“泰顺”,寓意“国泰民安,人心效顺”,划瑞安、平阳之部分辖地为境域。原平阳产银的义翔乡三十八、三十九、四十都归入泰顺版图。

景泰三年以后,泰顺县成为温州府和浙江省的主要产银县。据记载,成化五年,浙江银矿税额余两,泰顺银矿税额两,泰顺银矿税额占全省的37.1%,达到了最高峰。

泰顺百事通感谢您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