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徐朝晖
徐朝晖,浙江省金华五中科学老师,金华市教坛新秀。喜欢让学生去做实验,认为以实验为基础,可以让学生学得有趣一点。利用显微镜和手机延时拍摄功能,制作了一段3分30秒的视频《themagnificentworld》——“华丽的世界”。
文|综合
编辑|张丹丹
图片|花瓣网
显微镜和手机制作“科学大片”,他上课学生超爱
一张类似羊皮卷的封面,还没点开视频,就给人以神秘感。手指轻触屏幕,一段扣人心弦的《碟中谍》音乐响起。紧接着,眼前出现的画面让人大开眼界:
显微镜观察下的硫酸铜晶体的生长
洋葱表皮细胞失水
一串看似金鱼吐的泡泡,那是鸡蛋壳与盐酸在反应
……
当这些“相当酷炫”的片段出现在金华五中初三(5)班的科学课上时,学生们个个提高了兴致,教室里随即响起“哇”声一片!
这段时长3分30秒的微视频正是出自本节课授课老师徐朝晖之手,一个低调的科学老师,用显微镜和手机延时拍摄功能,把微观世界的变化“华丽丽”地记录下来,并命名为《themagnificentworld》——意为“华丽的世界”。
在科学书上,视频中的每一秒内容都是重要的知识点。有一些学生尽管做了实验,却因实验结果不够显著,仍然对此似懂非懂。徐老师说,在显微镜下,硫酸铜晶体的生长,洋葱表皮细胞失水,硫酸铜晶体的溶解,氢氧化钠的潮解……这些听着很让文科生头痛的化学反应,看起来却很玄幻。所以他整理出了这样一个视频,将所有的实验通过加速、剪辑等操作,把结果显著展现。
比如视频中硫酸铜晶体生长这个片段,展示只有20秒,实际整个实验过程却耗费了40分59秒。徐老师用延时拍摄浓缩时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瞬间明白变化的过程。
同样的,硫酸铜晶体的溶解,整个过程24分23秒,最后体现在视频里的也只有短短30秒。
其实,看似高大上的《华丽的世界》,幕后很接地气。拍摄地点就是在实验室,设备就是徐老师的手机,后期剪辑处理也是在手机上完成。
“手机是我老婆淘汰下来的,还有一部是孩子寄存在我这里的,这就是我的拍摄工具。”徐老师说着,把手机用支架固定,旁边摆上一台显微镜,调好焦,再把手机摄像头对准目镜,准备工作就算完成了。
让徐老师意想不到的是,视频一在课堂上播放,效果还真不错。
“有一些视频是和课本上的知识点结合的,还有一些是我自己平时拍的比较好看的画面,上课的时候遇到学生比较疲劳,用这些有趣的图片和视频调节一下课堂气氛。”徐老师说,初三的学生课业压力比较大,视频除了提供知识点外,还对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
(附《华丽的世界》微视频)
生活处处皆“教材”,移动硬盘资料存了G
除了拍化学反应,徐老师也会拍摄植物的生命过程,比如路边一丛酢浆草的花朵从绽放到闭合;还有动物体内的生理过程,比如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以及各种自然现象。学生们通常都会喜欢徐朝晖的课堂,他们说:“徐老师的课非常生动,经常会给我们看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比如讲到声音的传播时,徐朝晖调出了铁道游击队的片段,游击队员正趴在铁轨上听声音,判断火车的位置。
学校举办运动会,徐老师担任跳高裁判,结果他又拿出自己的拍摄“神器”,用慢镜头拍下了运动员跳高的全过程。“这就是能量的转化,这个素材留着上课用。”
在徐朝晖的云盘里,初中三年的科学从第一册到第六册,每一册都有相对应的素材。讲到食物链知识点的时候,就有相对应的《动物世界》里面的一段视频。
“录像比课本上的文字要来得生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个完整的素材库整理出来,花费了徐朝晖不少精力。有时为了录一段视频,他会把电视机开一整个晚上;有时为了寻找课本中相对应的视频片段,他要把原先的视频完整地看一遍,然后再进行一帧一帧地剪辑。
徐朝晖说,之所以给学生看一些课堂外的东西,是为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在他看来,眼界要比知识重要许多。
在做习题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了让他们明白其中的原理,徐朝晖总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些实验,并以视频的形式将其录制下来。“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远比老师照着书本给他们上课印象要来得深刻许多。”
上一届刚毕业的学生,徐朝晖从初一一直带到初三,在他的影响下,遇到难题时,学生们已经养成了通过实验来求证答案的学习习惯,徐朝晖把学生们做的实验完整地保存着,“这些实验的视频,可以作为素材在今后的课上用到呢!”
科学老师做过最浪漫的事,和学生探秘星空
“这是我们科学老师拍的太阳黑子照片,酷吧!”今年3月28日,徐朝晖以“落日·黑子”这个标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