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周涛,熟悉的新朋友 [复制链接]

1#
年的最后一天,咱们一起过哈。《声临其境》第三季在上周末回归,看点集中在一人,这个官宣得用“她来了她来了”的主持,*。央视出身的主持自带一种非常强劲的气场,不是说气质上咄咄逼人,而是她这么一走,就像是带着我爸我妈我们全家甚至全国人民的鞭炮声祝福声新年的钟声……杜海涛的形容很准确:“我记得特别清楚,第一次录制涛姐走到我身边,整个人很淡定,但是说实话,我半边都麻了,特别是涛姐说出‘亲爱的观众朋友们’的时候。”不用走到身边,我在电脑屏幕前看她说“我是大家熟悉的新朋友”也麻▼▼▼*的存在很特殊。知乎上有个关于*主持功力的问题,说她“貌似”很厉害,在央视能和*平分秋色……相信这是大部分90后的看法,她给我们端庄、专业的印象,但这印象朦朦胧胧,更像个符号。比起来,《声临其境》上一季在单集里也请过*和*,但她们二位给观众的感觉就没那么神。一个*姐姐,一个《朗读者》,看到她们来,亲切感居多▼▼▼然而知晓的人会严词指正那位提问的网友——谈不上平分秋色,*是*的前辈兼领导,若是和上图中的二位一起来,她应该妥妥地站在中间——因为她曾被视为*的接班人。要说同代,*和杨澜才是同一代。很明显,*的尴尬之处在于,年互联网彻底普及、高速发展后,她就再也没有一档常驻主持的节目。年轻观众见着她,只能想到央视春晚,距离感哐哐地就堆起来。一句“亲爱的观众朋友们”约等于过年,可不得麻吗。另一方面,她的“貌似很厉害”也自有原因。*、*都各有风格,*的老搭档*和好朋友李咏形象也深入人心,更不要说央视现在的那些男主持,个个都有出圈的段子。那么*呢?《声临其境》这集刚开始,杜海涛有一波彩虹屁,内容就是:有您在,我这心里啊,就踏实了▼▼▼这就是*最大的特色,她让人踏实。如果晚会的主持是她,那么导演几乎可以在这一块撒手,她必定能安安稳稳地把流程顺下来。*是个非常本分的主持人,她和只有一身娱乐效果的杜海涛完全相反,她是透明的。就像这集节目,我冲着神仙主持到底能有多神仙去的,看完却发现*的镜头数量相当一般。她的引导、分析、打趣、控场都收着三分力,丝毫不戏剧,舒舒服服地,点到为止地。潘斌龙故作老年人声调自我介绍说他叫卷毛毛,她就喊“卷老先生您好”▼▼▼而后卷老先生对没被选择的王耀庆和何冰表示了一下合作意向,*高度总结:他主要是同情你们两位第一期最好笑的是胡*和何冰这对老同学,中年铁瓷互损的劲儿太欠了。问题两人拉票呢,问秦俊杰对表演对戏剧的看法,人还没答,自己唠起来了▼▼▼旁若无人聊半天,还是周老师出马,瞧瞧这侧身边走边说的气势:“我说你们俩这拉票,跟我们的冰糖葫芦(秦俊杰)还有关系吗?”▼▼▼吓得两位物理性一缩,再后知后觉摊手:“你看看,想要说,这又不让说了。”▼▼▼好戏啊。*的现场控制力在录制观众的repo中也能体现。争取一点结束,于是零点58分收场▼▼▼在那个关于主持能力的提问下,*的粉丝是这么答的:或许是因为她在节目主持中总是拿捏分寸正好,能圆场,能总结,从不过分张扬抢镜,而是恰到好处起了缓和气氛、拉近观众与节目本身的距离而已。再多一分,便是多余,再少一分,确实不够。这便是她的本分,一个标标准准的主持人。导致《声临其境》一期播完,大家对她最多的讨论是——什么?*已经51岁了?曾有媒体问*主持人的意义是什么,她说:“把零散的节目串在一起,让节目有了导演想要表述的意义。”她把自己摘得干净,向来如此。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现在的演员、导演、主持人,*。*是安徽人,一家子的教师,小时候从未想过走艺术这条路。长大后是老师觉得她有点天赋,就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我昨天看推送,有留言说*是北广当时全校的梦中情人,因为神似山口百惠。但她有个口音硬伤,前后音不分。《电视指南》的采访中,她举例“音乐”的“音”字就练了一年半才读准确。她形容自己,是万事不争第一,但“决定去做就一定要努力做到极致,属于干活不惜力的那种人。”后来*一路开挂。92年调入北京电视台,任《北京新闻》主播;95年就进央视,在《综艺大观》接棒*;96年,进台里半年时间就上春晚,主持西安分会场。*在百度百科上都有“一帆风顺”四个字,上过春晚后知名度暴涨,她却半点没准备:“我当时只顾着美了,没想过对自己的事业会有什么影响。”一旁的*可忍不住。*比*早进央视一年半,但等到97年才如愿上春晚。96年得知*要上的时候,他郁闷得不行:“我就觉得为什么不是我呢?三个地方(分会场),这么多主持人呢!为什么我就不行呢?”他说出这句话时,*一脸惊讶,这才不好意思起来▼▼▼但《综艺大观》这份饭碗有多烫手也只有她知道。据《新京报》采访,*小时候念个课文都脸红,现在虽然是主播了,但收视率上十的国民、直播、综艺节目终归是不同的。正式参与主持后,*收到的评价褒贬不一——*的棒,哪有这么好接呢?当她一身便服去采访,观众提意见道:我觉得你应该再放开一点,你看你现在这身就挺好。于是,有了她一副小身板去蹦极,一跳把野三坡给跳出名了的著名事件。观众这才慢慢接受这个年轻漂亮,活力勇敢的小姑娘。也没有比《综艺大观》更锻炼人的节目了,和不同的嘉宾互动,还要去到户外,最终结束时间要控制在正负0.5秒之内……*迅速成长,并在年离开。最后一期,她唱了一首《掌声响起来》,第一排观众一个个手握过去,最后握到了*。据说导演特别想拍下她落泪的镜头,但她没哭,也没忍,就是真的没想哭。*总共有两次在巅峰时期的转身,第一次便是主动退出《综艺大观》。这是个轰动众人的消息,放到现在好比吴昕宣布退出快本——就算没什么存在感,那也是快本啊!网易在当年是真的,领导已经同意了。主要是我感觉有些累,想歇歇,松弛一下。做这样的节目感到很紧张。每次都是现场直播,压力大,一期接一期地做下来,你想停也停不下来,可以说是比较被动的,你不能想别的,反正是做完这一期又得赶快想下一期。

所以很疲惫。另外,这个节目做了那么长时间,感觉也有点疲了,再做下去大概还是那样。

主持人的集体转型在年才被注意到,而*在红极一时的年,选择转至幕后,制作节目《真情无限》▼▼▼

这是一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