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ldqu [复制链接]

1#

识己认人

高二(17)班刘恩钰

雪梅之争从未在诗人的笔下停歇,似乎总要分出个谁美谁白方肯罢休。其实呢,雪与梅只要稍肯见识,去认可一下对方的美丽之处,它们自己便也可完美了。若光守着一己之长,而不屑去认可别人的美,说到底仍是自己的一份残缺。

美者,何须争斗不休以至相互难堪?和谐共处,方能锦上添花。青女与嫦娥哪个不是绝代的美人。一个气质孤傲,冷艳众生;一个清丽柔婉,百姓称赞。二人同为仙界难得的美物,怎么非得在月宫斗那婵娟?万物造化不同自然美丽也不同。个人的美虽是独特的,但也都是有缺陷的。一枝独放难为春。不管霜里斗婵娟的结果如何,只有那份愿意与人分享的美才是最动人的。小美难在人们心中长存,只有和谐的大美才能令人回味无穷。

在当今社会,世界正朝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对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来说,这是一次碰撞并且与其他民族文化交融的大机遇。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我们中国来说也是发展的重大机遇。

曾几何时,我们狂妄自大地以天朝大国自称,一度封闭通往世界的大门。最后在帝国主义的枪炮声中恍然惊起。那时的我们几乎落后了人家近一个世纪。人人都说是因为统治者的居高自傲,才落得被别人打的下场。谁曾想过,那是国人心中那一点可笑的“孤芳自赏”导致的呢?一味地在自己心中无限夸大自以为是的优点,最后也不过是在为自己挖掘一个埋葬自负之心的坟墓。

反观当今,我们不再遮蔽自己的双眼,也不再关闭通向世界的大门。我们正以欣赏世外的姿态走出国门。是的,我们只有去认可和欣赏他国的优秀文化,才可以了解到自身与他们的差距,才可以在走向复兴的过程中有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然而,在“美人之美”的同时,不要丢了自己独特的美。在世界潮流的涌动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拜“金钱至上”,不少人成为“奢侈品大亨”;也有更多的人情愿不过元旦也要过圣诞。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老祖宗不是耶稣?大概,是他们太善于丢弃自身了吧。

不认清自己,就看不清自身与别人的差距;不守住自己,就容易在“群雄逐鹿”中出局。同样地,不愿“识人之美”“赞人之美”也是不明智的做法,不是吗?

故曰:人要尽快学会识己认人,如此,明天的阳光会更温暖!

导师点评:

这篇文章的用意极为明确,刘恩钰在反复提醒人们,在实际生活进程中务必要记住一个看似浅显而许多人却不以为然的生活信条:认识自己、认识他人。

认识他人难,认识自己更难。古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里刻有三句箴言,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认识你自己!”刘恩钰在论证这一观点时,先是借“雪梅争春”说事。稍具一点中国诗歌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一典故确实具有这样的含义:若是不能认识自己,也就不能很好地认识他人。在这里,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论证很有说服力。接着,刘恩钰又用个体的人对美的认识、用民族对文化的认识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论证贴切、准确,十分到位。刘恩钰最后还使用了反面论据,意在说明“不认清自己,就看不清自身与别人的差距”。刘恩钰的论证是生动的,而不是干巴巴的说教。深入浅出的譬喻,能让人们亲切而自然地接受这一鞭辟入里的哲理与箴言。

“也有更多的人情愿不过元旦也要过圣诞。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老祖宗不是耶稣?大概,是他们太善于丢弃自身了吧”。这样的表述需要修改,因为说理时不能强词夺理,不能靠揣摩。也许刘恩钰想把这一现象当成反面论据使用。在议论文中使用反面论据说理,有相当难度,其中的对应关系相当复杂,非思维缜密者而不能为。这篇文章对反面论据的使用,应该说是不成功的,它无法支撑既定观点,甚至出现“车反水”现象,以至于越说越远、越描越黑。

本期导师:丁浩,年出生于江苏靖江。哲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电影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大众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乡土》杂志主编。已发表小说、散文、随笔、文艺评论逾两百万字。著有长篇小说《五桂村》《懵懂之年》、散文集《小西厢漫笔》《庸言》、随笔集《万里天风》《桑榆集》等。

如果您也喜欢阅读写作,想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